上海佳悦科教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21-63283651
传真:021-63111468
地址:上海市云南南路261号
邮箱:yanankj@yanankj.com
- 2014-06-29 多媒体全数字语音室言语学习体系
- 2014-06-29 变流交直流调速体系试验设备技术参数
- 2014-06-27 升级后的电工电子实验台参数
- 2014-06-27 中小型会议室多媒体体系开展趋势
- 2014-06-26 PLC实训设备开发技术需求
- 2014-06-26 通用电工电子电气控试验设备技能参看
- 2014-06-25 移动通讯试验箱技术参数
- 2014-06-25 彩色电视机实训设备的开发参数
- 2014-06-24 高、低压配电操作实训室设备技能参数
- 2014-06-24 通讯系统试验箱技术开发展望
商品详细
上一个:
下一个: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平台(通原、光纤、移动)
JY8641C型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平台(通原、光纤、移动)
一、产品简介:
JY8641C通信原理、光纤、移动三合一实验箱是针对电子和通信工程类专业学生,系统完成《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相关课程实验专门研制的实验平台。
该实验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它真实再现了:信源的模数转换、模拟调制、信道仿真、模拟解调、信宿的数模转换的频带传输过程;光纤传输、帧同步位同步、纠错译码、解复接、信宿的数模转换的基带传输过程;信源、信源编码、码分复用、传输、码分解复用、信源译码、信宿的移动传输过程;
实验平台全部采用??榛峁?,各??榧饶芡瓿赏暾ㄐ畔低持卸杂Φピ糠质笛?,又能由学生用单元??楣菇ㄒ桓鐾暾ㄐ畔低辰邢低呈笛?,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通信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实验平台把通信系统中涉及的基本电路、终端编译码、调制解调、信道传输等重要的理论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平台既有基础性实验,又有采用新技术新器件(FPGA、DSP)等提高型实验,从而完成一个理论验证性、综合性、二次开发性,由低向高的系统学习过程。通过这些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并使学生对通信系统、当今新技术、工程实现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系统采用“主板+实验??椤毕嘟岷系牧榛罱峁?,便于学校选择、定制、增加功能、硬件升级。
二、产品图片
三、技术特点
1、采用了“底板+实验??椤钡慕峁?,不仅按实验内容与功能将电路??榛?,而且各个??槎懒⑸杓?,能方便地组合进行单元实验和多种单/双工通信系统实验。
2、实验??榈氖淙胧涑鲂藕哦疾捎妹卓懦隼?,由实验者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连接组合,增强实验者的参与性。
4、每个实验??槎疾捎糜谢AЦ哺潜;?,方便实验室管理。
5、实验中的重要参数都可以调节或设置,方便实验者分析对比。
6、可完成单元、系统实验几十项,涵盖了终端编译码、线路编译码、调制解调、光纤、移动等方面的内容。
7、内置函数信号源、数字信号源、电话接口、计算机接口、同轴电缆信道、两个收发一体光端机信道、音频功放等功能???,详细见“系统组成” 项。
8、内置4组稳压电源,全部具有短路软截至?;ぷ远指垂δ?,并提供电源输出接口。
9、系统涉及了计算机通信、MS51、DSP、CPLD等多种技术,并留有开发接口,二次开发性强。
四、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1个底板和24个功能??樽槌?,详细参数见下表:
底板功能??椋?/p>
| 非同步正弦波 | 频率0.3~10KHZ连续可调,幅度0~10V连续可调。 | |
非同步三角波 | |||
非同步方波 | |||
同步正弦波 | 频率2KHZ,幅度0~10V连续可调。 | ||
电话接口 | 2路电话 | 二四线转换,提供发送输出、接收输入的连接接口 | |
抽样脉冲 | 同步矩形脉冲 | 频率8KHZ | |
非同步矩形脉冲 | 频率2~35KHZ连续可调 | ||
计算机接口 | RS232 | 提供发送输出、接收输入的连接接口 | |
电源 | 提供-12V、+12V、+5V、-5V等系统电源,另提供输出接口 | ||
实际通信信道 | 同轴电缆 | 1310nm、1550nm一体化光端机,此部分选配 | |
光纤通信 | |||
音频终端 | 终端滤波放大器 | 提供多组滤波器、音频功放、喇叭 | |
眼图观测 | 可观测噪声、串扰、理想眼图 | ||
实验??榻涌?/span> | 可同时安放9个实验???,完成单元、系统性实验 | ||
数字信号源 | 15位m序列 | 频率2KHZ、32KHZ可设置,另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 | |
127位m序列 | |||
手工设置序列,全1、全0,其它 | |||
实验功能??椋?/span>
1 | 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span> | 提供系统时钟和各类数字信号源 |
2 | PAM脉冲幅度调制???/span> | 完成抽样定理、PAM调制、传输模拟实验 |
3 | PCM/ADPCM编译码???/span> | 完成PCM、ADPCM编译码单元实验 |
4 | CVSD增量调制编译码???/span> | 完成CVSD编译码单元实验 |
5 | AMI /HDB3编译码???/span> | 完成AMI /HDB3编译码单元实验 |
6 | 线路成形 | 完成线路成形与频分复用实验 |
7 | 数字频率合成???/span> | 完成压控振荡器、频率合成实验 |
8 | FSK(MSK)调制???/span> | 完成MSK、FSK调制实验 |
9 | FSK(MSK)解调???/span> | 完成MSK、FSK解调实验 |
10 | BPSK(DPSK)调制???/span> | 完成BPSK、DPSK调制实验 |
11 | BPSK(DPSK)解调???/span> | 完成BPSK、DPSK解调实验 |
12 | 噪声???/span> | 提供白噪声 |
13 | 复接/解复接、同步提取???/span> | 完成多种数据的复接、解复接、同步提取实验 |
14 | 卷积、汉明、交织、循环编码??? | 完成卷积、汉明、交织、循环编码实验,多种码型变换 |
15 | 卷积、汉明、交织、循环传输??? | 信道仿真 |
16 | 卷积、汉明、交织、循环译码??? | 完成卷积、汉明、交织、循环译码实验, |
17 | 软件无线电-调制???/span> | 完成PSK调制;FSK调制;MSK调制;QPSK调制;OQPSK调制;CDMA编码和多种模拟调制 |
18 | 软件无线电-解调???/span> | PSK解调;FSK解调;MSK解调;QPSK解调等; OQPSK调制;CDMA译码 |
19 | 移动线路均衡???/span> | 完成移动信道均衡实验 |
20 | 移动码分复用与解复用???/span> | 完成PN码、Gold码、WALSH码自相关性、互相关性研究,码分复用与解复用等实验; |
21 | GSM/GPRS虚拟手机设计???/span> | 完成与共网手机的呼叫通话、短信收发、网络数据收发、AT命令、虚拟手机各种功能设计、分布式温度采集等开发性实验; |
移动的信源、信源编译码、各种调制解调??橥ㄔ?? | ||
22 | 光纤码型变换???/span> | 各种码型转换实验 |
23 | 光端机性能测试???/span> | 完成光端机PI曲线、光发射功率、光接收发灵敏度、LD偏置、PAC自动控制等测试实验及模拟信号光传输实验、 |
24 | 数字光端机???/span> | 数字光端机接口实验、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
波分复用解复用???/span> | 完成光复用传输实验 |
五、实验类型
A.通信原理部分
拨码器开关设置一览表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
实验1 555自激多谐振荡器实验
实验2 模拟信号源实验
实验3 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
实验4 接收滤波放大器实验
实验5 计算机串口实验
实验6 数字光纤通信实验
第二部分 原理实验
实验1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
实验2 PCM编译码系统实验
实验3 ADPCM编译码系统实验
实验4 CVSD编译码系统实验
实验5 FSK(A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6 相位键控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7 数字同步技术实验
实验8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9 数字频率合成实验
实验10 卷积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
实验11 汉明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
实验12 汉明、交织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
实验13 循环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
实验14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一(FSK调制解调)
实验15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二(BPSK调制解调)
实验16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三(QPSK调制解调)
实验17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四(OQPSK调制解调)
实验18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五(MSK调制解调)
实验19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六 (直接序列扩频DS编解码)
实验20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七(AM调制)
实验21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八(DSB调制)
实验22 软件无线电技术实验之九(SSB调制)
实验23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变换实验
实验24 AMI/HDB3编译码实验
第三部分 综合实验
实验1 PCM、HDB3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2 PCM、汉明码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3 PCM、汉明、交织码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4 CVSD、汉明码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5 CVSD、汉明、交织码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6 时分复接/解复接系统实验
实验7 CVSD、P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8 通信信道误码测试实验
第四部分 开发实验
实验1 M序列产生实验
实验2 PCM时序控制实验
实验3 CMI编译码实现实验
实验4 绝对/相对码转换实验
实验5 FSK系统建模与设计(VHDL)实验
实验6 PC机数据、P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7 PC机数据、F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 8 码型变换、基带编码开发实验
B.光纤实验
第1章 光纤通信认知实验
实验1 光纤、光缆的识别实验
实验2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第2章 光发射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1 数字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测量
实验2 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测量
实验3 LD光源的P-I曲线绘制实验
实验4 自动光功率控制(APC)测试
第3章 常用光无源器件测试实验
实验1 光纤活动连接器
实验2 光衰减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3 光隔离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4 波分复用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实验5 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第4章 光接收端机指标测试实验
实验1 数字光收端机的灵敏度测量
实验2 数字光收端机的动态范围测量
第5章 光传输线路编译码实验
实验1 CMI编译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2 5B6B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3 5B1P编码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4 加扰、解扰原理及光传输实验
实验5 光纤信道眼图观察
第6章 光纤传输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1 模拟/数字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2 计算机数据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3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光通信实验
实验4 E1数据光传输实验
C.移动通信实验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
第1章 伪随机序列产生实验
实验一 m序列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实验二 GOLD序列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实验三 WALSH码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第2章 扩频通信基础实验
实验五 直接序列扩频(DS)编解码实验
实验六 跳频(FH)通信实验
实验七 DS/CDMA码分多址实验
实验八 B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九 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 O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一 MSK调制解调实验
第4章 无线信道实验
实验十二 分组码+交织的编码和解码
实验十三 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
实验十四 卷积码的编码和解码
实验十五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统计特性
实验十六 瑞丽衰减信道特性
实验十七 莱斯衰减信道特性
实验十八 二径衰落信道特性
第二部分 系统与开发性实验
实验一 PN码、GOLD码、WALSH码自相关性互相关性与码分复用的关系实验
实验二 码分复用与解复用系统实验
实验三 移动终端开机入网信令和关机信令分折实验
实验四 GSM??榕渲檬笛?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实验五 GSM设备短信收发实验
实验六 GSM设备呼叫通话实验
实验七 GPRS数据收发实验
实验八 虚拟手机设计开发实验
实验九 基于公网的分布式温度采集与接收开发实验
相关产品